找到相关内容141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天法师法相集要

    相信自己有佛性:念佛修行一定成佛:即入此——即佛 观行即佛——用智慧观察法界唯心所造。想要成佛一定要修行。断恶修善:三轮体空是佛因:三轮体空:发菩提心:行菩萨道:未伏见惑是外凡,已伏见惑是内凡。即圆五品位。——即佛 相似即佛——断见惑开天眼。证不退。初入圣胎。断思惑开慧眼。断尘沙惑开法眼。住行不退。是圆教——即佛 份证即佛——初破无明一品:出圣胎开佛眼。住念不退即能分身...

    净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939510.html
  • 疑论》及净土法音(一)

    認識佛法僧三寶,不知道善惡因果的關係。後來接觸佛法而且相信佛法,這時就開始發菩提心,去受菩薩戒。接著就生生世世不斷的不破戒修行,修到三劫之後,才能達到別教初住,也就是所謂的初發心住。接下來就修...普賢菩薩的加被與開示之後,證到了等覺。而普賢菩薩還要他發大願王,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以達到證成圓滿佛果的地位。普賢菩薩還勸已證法身的華藏世界的諸菩薩,同樣發往生極樂世界的願。 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...

    印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3639693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六)C

    圣道有四种方便,故有四人」。  「愿乐行」,玄奘译为「胜解行」,是没有入地圣道以前的菩萨。依真谛译,地前的愿乐行,是解、行、回向。解就是住;在住前,又立,这是『华严经』所没有...的『普曜经』,没有这一段文句。这部经,现有梵文本,可以对勘。  住、行、回向、地的菩萨行,或住以前立,在中国佛教中,是众所周知的。这主要是受了『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』,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540893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第二集大成者——永明延寿

    直须静虑,以时研究,永断攀援,身心一如,以悟为限。或因闻入,或从境明,豁尔意消,真心自现。”这种人听闻佛法、研究经教,就更是必须了。  据《宗镜录》之说,无论从哪一门径悟得一心,即入圆教之初,亦即禅宗所谓明心见性。谓“觉此无依无住绝待不思议心不动时,入之初,号不动智佛。” (卷)“若入门,便登祖。” (卷二)若入此,顿悟此心,入宗镜中,则可以“不断烦恼而入涅槃,不断五欲而净诸根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0541509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蕅益大师《灵峰宗论》删改问题初探

    ldquo;六根清净”,这相当于“六即佛”中的第四“相似即佛”。此中分为,至此方入五十二之列,由外凡成为内圣。   被删去的&...佛”(台宗六即佛中第二,注6)。大师在给陈旻昭的中,谦称自己十五六年“仅开得名字即佛中一只清净肉眼,于佛菩提,了了得知;归家道路;明如指掌。而形枯气索,前进为难。&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341835.html
  • 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管窥

    属别教,指五十二菩萨,包括住、行、回向、地、等觉和妙觉,乃根据其伏破尘沙惑及无明之高下而论位次。最高的最实则属圆教,亦指五十二,乃是就圆教而论之,故与别教之位在意义上有根本不同。另外,依其伏忍根本无明及诸惑之深浅而在之前有圆教五品位。诸位之修行不同,断惑有别,故有高下。 (5)三法妙 论述了真性轨、观照轨、资成轨三法之成一大乘,是“妙所住之法”,是上述四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2642354.html
  • 六妙门修法

    条是证体后自我锻炼的方法,如果内烦恼断尽,则证七,出分段生死;断尘沙惑尽,则证菩萨,即圆教铁轮,获得六根清净。  三 净门的启用法   从自我磨练至一定程度,则功能渐开,智照无碍。如...相互干扰。   6、在一切生活中,应随自意而修三昧,不可忘失觉照,念念觉、念念悟、时时不离修法。  第八节 净门的修习法   净门的修习是从见道开始,即六即佛中相似即的初,此由不断而断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242414.html
  • 知礼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研究(五)

    “人四依”。准天台圆教位次,五品为初依,住为二依,回向为三依,地等觉为四依。智者大师亲证“五品观行”,故后人尊为初依大士。  [16] 知礼《观经融心解》卷一,《续》32、455a-b...理,亦即定心观法界平等之三昧;盖以直观三道显三德,故曰直观理。见同注22。  27 按,《仁王般若经》说菩萨阶住、行、回向三贤为伏忍,初、二、三地为忍,四、五、六地为柔顺忍,七、八、九地...

    吴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942744.html
  • 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

    ]之外,在大藏經中也是被許多經論所介紹讚歎的一個佛國淨土;中國及日本的淨土宗及真宗,也都是以阿彌陀佛的淨土為信仰的歸屬處。由於自力的聖道門,要修三祇百劫方得成佛,通過三賢始能見道而入初地菩薩,在三賢之前的菩薩,很難有自主的把握,經常退退又進進,一不小心,或墮聲聞辟支佛地。因此,在龍樹菩薩的《住毘婆娑論》卷五〈易行品〉,[8]提出了念佛方便門,而說: 「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(不退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3743664.html
  •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

    趣。依此而言。入。便得不退。不同前说不定性人。如是等说。皆就秽土。若就得生彼净土者。定性二乘。即不往生。不定性中三品之人。发大乘心者。皆得生彼。生彼之时。即入正定。由外缘力所住持故。三聚分别略义...甚深法。欢喜乐。此句兼显发心正因。但为异前人举其深信耳。二者。乃至一念念于彼佛。是助满业。为显前人无深信故。必须念。此人有深信故。未必具足念。三者。以至诚心。愿生彼国。此愿前行和合为因。此就菩萨...

    释元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1743745.html